关键词: 上海外理跨境物流集装箱运输

中国理货行业的风向标——上海外理

作者:阚雯

来源:

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一家专业性理货公司,上海外轮理货有限公司拥有从业人员1400余人,下辖7个船舶理货部、2个集装箱装拆箱理货部和1家全资子公司检验公司,以及设在昆山、苏州、无锡、杭州的4家投资公司,业务涉及上海港所有公共码头和部分货主码头的船舶理货、理箱及进出上海港的集装箱箱内货物的装拆箱理货。


多年来,在上港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上海外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外和内顺、所至皆理”企业核心价值观为根本,运用科技手段,着力提高理货产品的“含金量”,提升理货行业职工的综合素质,为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品牌、上港集团世界强港建设和理货行业卓越企业提供强有力支持。


在上海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的进程中,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性理货公司,上海外轮理货有限公司牢牢把握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建设所带来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集团强港建设的宏伟愿景,为建设理货行业卓越企业不懈奋斗。


智能理货工艺让理货行业“破圈”


大数据、人工智能,5G信息……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技术呈现在各个行业中,理货行业也并不例外。从最原始的“1张纸1支笔”采集理货信息,到“1人1路”使用手持终端机理货,再到“自动识别、一人多路、远程监控、全程追踪”的集装箱智能理货,这条“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理货工艺的创新路离不开上海外理全体职工的倾情付出。


2016年8月,集团审议通过《建设上海港智能理货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海港智能理货项目正式立项。2017年6月,智能理货项目在沪东码头全面上线运行,标志着智能理货试点工作取得成功。2020年8月,上海港集装箱码头173部桥吊全部完成智能理货设备的安装运行……至此,上海港智能理货项目全面建成。


现在,当我们走进智能理货操控室,在宽敞整洁的工作环境下,通过识别系统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理货员不用再到港区码头现场即可自动获取理货信息要素,作业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人、机、物混合作业带来的安全风险被基本消除,理货作业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智能理货系统的投入使用在疫情期间的作用尤为明显。


市场推动企业转型发展新路径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创新发展不仅展现在企业智能化系统运用中,还体现在企业转型发展的路径之中。在“智能理货+新理货信息系统”双擎驱动的数字化建设助推下,上海外理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管理体制机制同步转型升级。


上海外理以智能理货为契机,结合理货信息查询平台和电子签证的改造升级,启动了新理货信息系统开发工作。新系统以实现理货信息“图像化、实时化、平台化”为目标,对理货数据进行全面分析,挖掘其在港航物流链中的价值优势,提供更快捷、更多渠道的物流信息跟踪与推送服务,进一步提高公司对外服务能级。


同时建立上海外理检验有限公司,在巩固理货主业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检验业务市场,为理货检验业务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在巩固发展既有的检验业务项目,积极开拓检验业务新项目,不断增加市场份额,加快转型发展步伐。


职工凝聚力化为企业推动力


理货是一个特殊行业,职工的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公司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工作,完善职工晋升通道,满足理货技术革命后职工对业务技能和薪酬提升的需求,从而激发广大职工学习新业务新技能的热情。


微信图片_20211028111903.jpg


与此同时,一系列满足职工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服务也孕育而生。在公司每年举办具有外理特色的“员工文化节”中,各式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为他们提供了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走、转、树”及帮困送温暖等各类服务职工的实事项目,真真实实地增强广大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身处连续11年蝉联世界集装箱吞吐量第一大港,全行业内企业规模最大,信息技术在公司内实现业务全覆盖……实践表明,上海外理的发展方向已成为中国理货行业的风向标。伴随着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提速,“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等国家战略持续推进,上海外理的发展未来可期!

  • END
声明: 1、凡注明“来源:物流+”的所有内容(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本网转载内容目的为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 total }}条评论

  • {{ item.representName }}

    {{ item.comment }}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