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外理:以信息化为驱动,推进智能理货建设
作者:咏雯
来源:
不忘初心,坚守责任把国门;牢记使命,砥砺前行铸辉煌。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也是中国外理成立60周年。作为港航系统的重要环节,外轮理货的发展变迁映射出在中国共产的领导下,新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兴盛,同时也从侧面彰显了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与友好国家的贸易往来不断增加,外国轮船停泊我国港口的货物装卸量也不断加大,随之而来的理货量也在持续增长。1961年8月,国家交通部下发专项通知,明确指出“所有外轮理货工作统一交由各港务局负责,对外以‘外轮理货公司’名义接受理货业务、收取理货费用”。自此,新中国诞生了自己的“外轮理货公司”。自1961年11月1日中国外轮理货总公司青岛分公司建制,成为全国第一批成立的外轮理货公司。2008年9月13日改制为青岛外轮理货有限公司,目前是山东省内最大的一家地区性专业理货公司。如今已经走过了近一甲子的春秋。60年以来,青岛外理历经风雨沧桑,紧随山东港口青岛港和全国理货系统大家庭稳健的步伐,矢志不渝向着与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相匹配的卓越理货企业的目标奋勇前进。
一、以扩大经营为方向,强化市场业务开拓,为“港口理货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竞争实力
自1961年以来,青岛外理作为沿海港口第一批成立的理货公司,期间受社会环境形势左右,经历过一些动荡和挫折,但追求卓越经营业绩的目标始终坚定不移。青岛外理成立之初的1962年,全年理货船舶仅有156艘次,理货总量30.4万吨。改革开放的春风为青岛口岸的外轮理货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从成立之初偏居一隅仅从事少量件杂货理货作业,发展到现在理货触角横跨了青岛四大港区,企业经营走得更加踏实、稳健。
经过数十年的拼搏和付出,换来了生产规模的巨大跨越,伴随着山东港口青岛港吞吐量连破亿吨大关,青岛外理的生产经营连创佳绩,生产规模跨入更高台阶。青岛外理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在搏击风浪中不断拓展新业务、新市场。2018年注册成立了“青理检验”,2019年4月26日获得海关总署批复,取得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资质,查验区检验业务先后16次刷新新单月、单周、单日纪录。持续深化与理货系统兄弟公司的业务合作,推动跨区域协作平台建设,实现了客户共享、业务联动。打造形成了以理货主业、检验检测为主导的业务板块和服务板块,成为了支撑经营的重要一环,真正实现了主业和市场的联动突破。
二、以信息化为驱动,推进智能理货建设,为“港口理货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科技动力
“一张纸、一支笔、一把算盘干到底”曾经是青岛外理原始理货方式的真实写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航运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集装箱运输的大发展,青岛外理充分认识到了信息化建设对于解放理货生产力的重要性。从上世纪90年代自主研制集装箱BAY位电脑制图系统开始,青岛外理立足实际,开拓创新、刻苦攻关,踏上了信息化迅速发展的“复兴号”。
青岛外理智能理货
进入新世纪,青岛外理主动求变、果断决策,早在2012年初就成功启动了集装箱“可视化、智能化、自动化”三步走发展战略,当年12月便实现了可视化理货上线运行。2014年6月启动了智能化理货的研究和测试,2016年3月具备了集装箱装船、卸船全过程智能化理货能力。如今,伴随着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建设日臻成熟,青岛外理的自动化理货项目业已走向完善,理货转型开始了新的探索、结出了新的硕果。一系列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在实现本质安全、降低劳动强度、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新形势下不断巩固理货地位、拓展理货职能、服务港航物流注入了强大活力和动力。
思想无顶点,创新无止境。2019年10月24日,青岛外理在青岛前湾三期码头顺利实现了智能化数据5G网络传输,标志着青岛口岸传统岸桥视频传输技术跨入5G时代,实现了5G网络在全国理货行业商用试点建设中零的突破。
三、以用户体验为重点,优化理货服务供给,为“港口理货公共服务平台”提供质量支撑
坚定不移实施品牌战略是青岛外理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不渝的发展选择。青岛外理以客户的需求为关注焦点,以全新视角来审视自己的服务,先后与国内外港航用户建立了多层次、多渠道的良好合作关系,为广大用户提供了真诚、超值、个性化、亲情化的理货服务。跨入新世纪以来,青岛外理精心研磨、悉心培育,倾力打造了“理出真情无限”品牌群,其中,集装箱船舶理货“零时间”签证于2006年获得“山东省服务名牌”,集装箱“零时间”验残获得青岛市服务名牌。今年以来,我们倾力打造了港口理货公共服务平台、外轮理货信息管理、集装箱船舶信息管理等三个项目,均荣获了山东省知名品牌,“5G智能理货系统解决方案”荣获了2021年青岛市信息化优秀解决方案奖。品牌发展带来了外部评价的不断提升,先后获得了“全国用户满意服务”、“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青岛市工人先锋号”等10余项市级及以上荣誉称号。
多年来,在山东港口青岛港“三个一代人”精神的鼓舞下,青岛外理始终发扬“不干则已,干就要争创一流”的公司精神,“为社会创造效益、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的企业宗旨,以及“公正、专业、责任、创新”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强化人本管理,促进持续健康发展。1996年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17年成为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企业,实现了精细化管理与国际标准接轨。先后16次捧得山东港口青岛港最高荣誉“奋进杯”,连续3年荣获“突出贡献单位”。
青岛外理检验检测业务
今年以来,青岛外理制定并推行“六坚持、六做到”服务承诺,发挥把关职能,凸显理货价值,全年未发生重大理货差错和责任事故,还先后涌现出了各类优质服务案例百余起。上线运行理货查询系统,106家公司完成注册,累计查询5万余次。进驻自动化码头开展闸口业务,助力自动化码头连创世界纪录。开发了“船理同屏、线上出证、电子单证、无纸化结算”等举措,疫情期间让客户感受到青岛港的服务温度。进驻青岛前湾两个查验区,免费提供查验集装箱换封服务和信息服务,为客户节省时间、降低成本。品牌服务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显著的,不仅为船方、货主、装卸一线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更提高了青岛外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市场业务拓展、合作伙伴争揽等方面展现了强大的吸引力。
四、以职工满意为根本,创新群团工作管理,为“港口理货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磅礴力量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理货队伍松松垮垮,登轮理货“吃拿卡要”等不良行为时有发生,理货公司也被人们戏称为“理货铺子”,当时的理货队伍没有理念、没有文化、没有价值观可言。近年来,青岛外理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学习创新为动力,以服务社会为基石,开创了文化与发展充分融合并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2010年,青岛外理从4000多家企业中脱颖而出,在被山东省企业文化学会授予了“山东省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大会”暨中国学习型组织高峰论坛上,青岛外理又荣获了“中国企业文化示范单位”殊荣。
近年来,青岛外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打造了一致充满精气神,生机勃勃、军威雄壮的外理队伍。强化“三项机制”,实施“月度好榜样评比、服务之星评选、现场理货人员等级制评聘”三大特色机制,让干得好的职工真正得实惠,广大职工肯干、愿干、争着干,公司内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开展文体活动,承办了山东港口文体协会“骑行分会”,公司工会内部组建10大文体队伍,选派文艺骨干先后代表青岛港参加了山东港口、青岛市等各级比赛项目,获得了青岛市职工跳绳比赛一等奖、“发现青岛”城市定向赛第一名、心理健康知识竞赛二等奖,为山东港口和理货行业争光添彩。畅通民主渠道,建立“六个一”联系帮扶机制,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切实帮助基层、职工解决实际问题,今年以来开展走访慰问39次,征集合理化建议85条。线上+线下设立总经理信箱,面向全体职工公开。工会开通“娘家人热线”,创建“码”上办事工作新模式,全力推动“一家人,在一起,手足情,过日子”的理念深入人心,进一步汇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
今年以来,青岛外理精心打造了精品服务、多元融合、活力青年、情暖夕阳“四大阵地”。创建了老同志集政策咨询、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情暖夕阳阵地;搭建了激发青年力量,发挥青年才智,展现青年担当的活力青年阵地;塑造了一流管理、一流团队、一流形象、一流服务、一流业绩的精品服务阵地;建造了理货主业与市场检验业务融合发展的多元融合阵地。四大阵地横跨公司青、黄两地,大港、前湾港、董家口三大港区,综合形成了公司特色文化展示体系,培养了一批有技术、有能力、有担当、有作为的“一专多能”人才,进一步夯实公司基层基础管理。
青岛外理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关注社会、奉献爱心,持续提升理货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青岛外理志愿服务队5年如一日走访慰问老红军,10年如一日护送小学生上下学。到临沂市沂南县开展了“情系沂南、青春扶贫”志愿服务,到青岛西海岸汉江路社区、西海岸社会福利中心,开展了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和入户走访慰问等,以实际行动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美誉度。
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新起点,回望历史,百感交集,展望未来,豪情满怀。在即将到来的2022年,青岛外理将以多元化为支撑,以智慧型为驱动,以融合发展为保障,以打造核心竞争力为根本,坚持高点站位,加强高远谋划,发起新一轮发展攻势,加快建设“港口理货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与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相匹配的卓越理货企业,为理货系统的繁荣与稳定再做新贡献。

{{ item.representName }}
{{ item.comment }}